作者為《蹲下來,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》作者
「寶貝,你長大想當什麼?」
「我想當大人。」
「你長大就會是大人了啊,到時候你要做什麼?」
「我就是想當大人而已。」兒子面有難色,覺得我是在白問。
要說自己對孩子完全沒有期待,我自認是很難的。當孩子只是襁褓中的嬰孩,尚且還能保持最初對孩子的企盼與祝福:健康平安長大;然而,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,進入校園生活、與同儕學習,也被體制打分數時,即便不要求孩子樣樣頂尖,但也會想至少別低於平均吧!對自己負責還是該有的基本態度吧!
孩子放長假,若沒有拿書出來看,而是從早玩到晚,玩到我不知道是自己看不下去,還是羨慕他們的無憂無慮,內心竟然會有把莫名火攪和情緒,甚至會有焦慮感。
「我是為你好啊孩子!」皇帝不急,急死太監。
最後,要再靜下心教育的依舊是自己,因為成長中建立的認知、價值觀,被下一代打破。關於「認知差異」和「期待落差」,最近一直在我腦海裡迴盪,越是像自己的內在省思,就越能釋懷心中的結。
受到成長背景、學習環境、家庭價值觀等影響,每個個體都生活在自己的「主觀認知」中,當你和我的認知存在著落差時,對同一件事物就擁有了不同的「期待」。當這份期待無法符合心中的想像,我們的內在就會有波瀾,誤會隨之而生,說出口的成了衝突,沒說出口的成了委
屈,彼此產生芥蒂。
「他『應該』要這樣做」,「他『怎麼不』理解」,這些都是我們在自己腦中的「認知地圖」裡,主觀地認為就該如此。當期待未能被滿足,甚至與想像相去甚遠之時,那些「落空感」難以消化,身體和心靈上的疲憊和無奈,轉而變成控制不住的暴躁情緒,開始怪罪、指責、情緒勒索,甚至讓刺耳的言語脫韁,傷人傷己,最終壞了關係。
怎麼去面對期待落空後的那種複雜感受,並接受孩子是個獨立個體?那是身為父母一輩子都要修行的功夫:放下掌控。
我們要學著,不讓孩子誤以為「滿足父母的期待是他的責任」。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在孩子未達期待時,父母不表現自己的失落,別讓孩子將那份失落、煩躁、歇斯底里,誤以為是自己不夠好,而活在罪惡感和自我懷疑中。
「適度的期待」能幫助孩子「建立具體目標」,持續追求進步,我們總不希望孩子走冤枉路,想用過來人的身份好意「提醒」而已,重點是我們用什麼方式表達,又如何接納那份未達標的落空感?蒙特梭利的名句:「讓我(孩子)親身去做,我才能真正了解。」畢竟,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嘗試、做決定、經歷失敗、悔恨,也重新振作,享受果實的過程,是吧?
家長的初心,於我而言,無非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人生祝福,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,無條件地陪伴、支持、擁抱。想想,兒子未來想要當「大人」,除了滿有邏輯,也契合了身為父母的希冀︰平安健康長成大人呀!
信任孩子、放下掌控的心,我想,不用等到孩子變成大人那天,在那之前,他就會因為我們的愛而知道,他要做、也擅長什麼了。